瞄准一流标杆 强化育人功能
全力推动学校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八届三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7年2月25日)
方剑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6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6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重点突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1.践行育人使命,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效
本科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召开了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教学教育成果、理清深化教改思路。制定实施《“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开展校内专业自评估。完成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构建“通识教育+大类基础”两大课程平台,强化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专业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课程专项改革进一步推进。建立学生随堂评价体系。获批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金匮要略》等4门课程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承担“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4部、规划教材数字化教学改革立项8部。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和层次得到提升,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一等奖21项,较上年增长50%。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中医类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分别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18和12个百分点。
研究生教育不断拓展。制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和动态调整办法》,完成5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评估,接受国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评估。顺利实施“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施专业学位论文盲审,国家博士论文抽检合格率达100%。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35篇。建立研究生实践轮转平台,完善规培研究生临床培养方案。健全校院两级导师培训机制,设立“导师课堂”。硕士、博士报考数创历史新高,生源质量有明显提高。博士后进站12人,获博士后基金13项,其中特别资助1项。
学生教育管理卓有成效。组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书院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思想引导。推进学生工作改革,完善学工管理制度,启用学生事务中心和迎新系统。获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性体育竞赛金牌10枚。本科招生数稳中有增,第一批文理科分数线分别位居省属高校第一、第二位。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本部96.93%,滨江学院95.42%;考取研究生283人。学生社团本草社获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称号;G20峰会志愿服务获得好评。
2.强化学科内涵,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学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实施省一流学科的建设,明确建设目标、研究方向和建设举措。组织中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完成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以及7个省重点学科的验收;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通过年度考核。建成启用药学科研中心,启动了医学科研中心的规划。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召开了全校科技创新大会,总结“十二五”以来的科技成果,表彰了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国家级科研项目53项、省部级项目8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纵向科研经费4668万元。入围2016年度省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其中美国国家专利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61篇,较上年增长66%,1篇论文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PNAS发表。多项政策建议类研究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
3.发挥特色优势,社会服务得到新拓展
附属医院建设取得新进展。各直属附属医院通过实施人才工程、打造专科特色优势、建立医联体、深化“双下沉”、推广名中医工作室等举措,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附属一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顺利通过验收,下沙院区医疗科研综合楼平稳运行;附属二院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验收,顺利推进门急诊楼改建工程项目;附属三院与省残联共建的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正式运行,科技综合楼工程和庆春路院区修缮项目顺利推进。附属口腔医院移地装修工程基本完成。
校地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参与组建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丽水中心,设立技术转移中心2个,指导磐安县、桐庐县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与富春控股集团等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建校企科技平台3个;签署涉企技术合同46项,合同金额3000余万元,到账经费700余万元。成功举办中国健康管理学科发展论坛。
健康教育培训加快发展。开设研究生同等学力课程班13个,招收学员651人。成人学历教育新增教学点6个,新设专科专业3个,招收新生2313人,较上年增长47.4%。新开设西学中培训12个班次,累计招收新学员975人。招收全日制健康服务高技能学生704人,较上年增长213%;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近1100人。获批中医类别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
4.实施人才工程,师资梯队结构明显优化
人才结构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5151远志人才工程”,完善校院两级引才机制,建立校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全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7人,其中全职引进11人。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151第一层次3人,省卫生创新人才3人,省“钱江人才计划”1人。2名教师获得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
师资培养进一步加强。完善了新教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和校院协同的师资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技能培训20场次。实施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公派出国(境)研修遴选;公派出国(境)研修6个月以上教师16人,同比增加17%。公开招聘录用65人,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比提升至43.58%。获各类出国资助5人,省访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3个。2名教师获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
5.扩大中外交流,教育国际化迈出新步伐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孔子学院在科英布拉大学正式揭牌。新增加拿大昆特兰理工大学等合作单位5家。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共建“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支持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交流学习一个月以上学生98人,较上年增长38%。参与首届中国-南非高技术成果展,协办“中国-南非传统医药论坛”;主办第八届国际中医风湿病论坛。
国际教育实现新发展。新招学历国际学生91人,新增英国等生源国6个。全年各类国际学生总数610人,其中注册学历生373人,较上年增长18.4%。建立国际学生研究生导师库和汉语教研组。修订完善中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新增全英文授课课程10门。
6.优化发展环境,学校办学基础不断夯实
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完成现有500余份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工作。完善科研机构设置机制,调整组建了17个校级科研机构。推进资源整合共享,启动医学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完善专技职务推荐及评聘办法、部门(单位)及专技人员年度工作考评办法。成人教育学院目标责任制管理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完善富春校区运行管理制度,创造条件推进滨江学院规范设置。
后勤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制定公用房管理办法,科学规划滨文校区用房布局调整方案并推进实施。完成富春校区风雨操场建设等工程项目13项。滨文校区学生公寓楼产权回购工作得到推进。建立“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取得新成效。后勤服务不断改进,完成教工餐厅改建。
资产财务管理不断加强。完成了国有资产清查。新增固定资产24436台(件)。启用实验耗材和低值物品网上采购平台。完成集中采购及分散委托项目115项。2016年学校总收入56425万元,比去年增长8.89%;获得各类捐赠资金1782万元。资产经营公司所属企业全年净利润预计1275万元,较上年增长14.9%。预算内资金执行率达93.35%。
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取得成效,初步实现教学、科研、人事等数据的共享服务,校园无线网实现全覆盖,初步建成移动校园APP。完善以评促建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机制。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校”项目通过验收。开放试用图书资源数据库31个。启动“中医印象”名老中医口述档案征集。
平安校园建设继续深化。制定《安全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实施办法》,逐级签订落实安全责任书。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整治4次,组织校园安全检查、实验室安全检查近30次。圆满完成G20峰会等重大会议期间的学校安保任务。完成滨文校区监控、消防设施改造。学校获省级治安示范先进单位表彰。
2016年,学校成功召开第二次党代会,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做好统战、群团、离退休工作,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凝聚了力量。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良好开局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也是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与我省打造教育“标杆省”的要求相比、与全国同类先进院校和省属先进院校相比,都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学科实力在全国的位次不够靠前,高水平人才相当缺乏,教育教学改革成效还不明显,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仍然偏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显示度仍然不高,等等。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7年目标任务与工作重点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学校中层干部换届和机构调整之年,也是争创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7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和适应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新态势,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瞄准一流标杆,聚焦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深化改革、精准发力,完善机制、夯实条件,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高、社会服务领域全面拓展,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声誉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和落实本科教育教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国际化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各项改革举措,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声誉。
落实本科教学改革举措。研究制定迎接教育部审核性评估工作方案,细化具体举措,落实工作责任,强化问题整改,确保以较好的评价通过评估。根据《“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并实施“做强、做实、做大、优化、培育”相应专业的具体方案。扎实推进省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应用型专业建设,力争建设成效考评达到A等。认真做好新获批专业的基础建设工作。启动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的平行管理,分阶段推进临床教研室的平行设置。全面落实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通识课程平台,推进大类基础课试题库建设与考教分离,全力建好核心课程。继续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创新课堂质量评价方法,“双肩挑”校领导带头讲好一堂专业公开课。开展教书育人奖项评选。做好首次中医学类专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建成启用医学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推广教育信息示范校建设成果,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实施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谋划省教学成果奖的申报项目和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培育项目;争取国家级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省级竞争性质量工程项目10项以上,力争省级以上教学资源累计总数列省属高校前20%。争取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或比上一届增幅10%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到90分或较上年增幅6%以上。
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成立研究生院。全面完成学位点自评估,推进学位点调整优化和平行设置,精心组织申报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继续改进招生工作,提高非定向博士生招生比例,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率位居省属高校前茅。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学位论文网评系统,加强课堂教学内涵建设和临床实践过程管理。加大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力度,省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有较大提升,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加大研究生学术成果在学业奖励评价中的权重,研究生发表论文数较上年增长20%以上,其中发表SCI源刊论文30篇以上。以培养质量和学术产出为导向,完善导师遴选、考核、激励联动机制,完成新一轮导师遴选。创新博士后招录机制,提升博士后学术贡献度。承办好华东地区研究生教育论坛等学术会议。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进一步健全育人体系,强化第一课堂的育人功能,切实加强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深入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立志、成才、报国”的热情与动力。加强教务与学工部门联动,以思想品德和学业为导向完善学生评优评奖体系,将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竞赛获奖、实践锻炼等指标纳入本科生奖学金重要评定条件。建立教师学生双激励的学科竞赛成果培育机制,引导研究生参与挑战杯竞赛,力争校本部本科生科研成果(含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学科竞赛获奖)较上年增长20%以上,其中国家级奖2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实现突破。力争校本部读研率较上一届增幅25%以上。推进研工、学工、团学一体化改革,完善学生服务平台和管理系统。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承办好全国学生运动会赛事。尽早谋划招生制度改革后的招生宣传工作,积极争取本科招生指标,确保录取分数中位线在省属高校排名前20%。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确保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2016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跟踪就业率不低于95%。
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提升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实质性推进葡萄牙孔子学院建设,争取建立一所国际合作办学机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数量取得突破。加强学生外语口语培训,争取更多的海外学生交流项目,力争到当年底校本部选派赴海外学习一个月以上学生占比达2%或交换生总量增长30%以上。试行国际教育学院目标责任管理新机制。扩大全英文授课覆盖面,国际化专业的全英文授课率达到30%以上。探索留学生护理学或口腔医学教育。积极扩大研究生学历留学生招生规模,争取注册学历留学生总规模达到450人。探索国际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提升国际教育内涵与品质。
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办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成人学历教育规模稳中有升,力争成人本科新生录取达到1500人。依托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等基地,切实办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名中医培训等各类继教项目。拓展西学中培训,举办中医临床护理骨干培训项目。加强全日制健康服务高技能教育内涵建设,招生规模稳定在600人以上。完善成人(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成人教育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确保安全稳定。
2.以一流标杆为指引,着力增强学科竞争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
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和追赶意识,坚持一流目标导向,做实一流学科,强化建设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举措,使学校在高等教育竞争中赢得先机和优势。
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落实省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制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0%以及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6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30%的目标进度表,争取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考评达到A等。制定实施推进ESI学科建设方案,力争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前1%。研究制定学科建设考核评估办法并开展学科建设自评估。明确学科及学科方向带头人的责任与权利,切实发挥带头人的学科引领作用。建立学科建设季度例会制和学科管理系统,编印《学科简报》,加强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完善中医药科学院建设方案,扎实推进科学院筹建,争取获批省级研究机构。加强科研资源统筹,加快建成医学科研中心,完善药学科研中心,力求发挥两大科研中心最大效能。强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谋划申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理顺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的隶属关系,加快推进建设。推动各校级科研机构建设与有效运行。建好现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培育申报新一轮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需求,加强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顶层谋划与申报指导。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以上,其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以上,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或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2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5项;纵向科研经费4000万元以上。完善科研管理系统,加强科研项目的跟踪检查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登记。积极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切实谋划好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争取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以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篇以上。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拓展健康服务和产学研合作
顺应和把握大健康时代的新形势新机遇,加快推动附属医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深入推进以健康服务为重点的政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效益。
进一步推进附属医院改革发展。各直属附属医院研究制定适应大健康时代要求和新医改政策导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举措。扎实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切实加强医疗技术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深入推进医院人才工程(计划)和学科专科建设,着力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教结合举措,建立健全医院科研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对学校的学术贡献度。各医院平均住院日继续下降,出院人次、手术量继续增加,医院综合实力有较快提升。确保附属口腔医院顺利开业和平稳运行。
进一步促进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社会合作的实施意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完善和落实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各项具体举措,实现社会合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深化与桐庐县政府的合作,牵头成立浙江省健康产业高校产学研联盟。谋划与富阳、杭州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与富春控股集团、康恩贝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共建校企合作研究平台和健康服务机构,实施联合办学、联合办医、联合开发。主持重大涉企科研项目5项以上,争取到账涉企服务经费1000万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力争成果转让收入达到100万元。加快介入大健康产业,做实健康管理公司。办好同等学力进修班,争取招生规模达400人以上。拓展健康教育培训,推进培训项目的高端化、精品化,确保教育培训绩效稳中有增。
4.以条件改善为重点,着力优化办学环境和支撑体系
遵循现代大学治理规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基本条件建设和经费筹措管理,为学生成才、教师发展、学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力支撑。
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根据学校发展战略需要,调整和优化机构设置,强化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社会合作、后勤保障、校友工作以及教育基金会等功能。稳妥推进管理重心向学院下移,激发学院的自主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方式,制定实施新的部门(单位)及各类人员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教职工激励约束机制,按照等效评价和奖重奖大的原则,修订教学、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和奖励政策,优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鼓励教师发挥专长、作出贡献;推进薪酬分配机制改革,修订绩效分配办法,探索高层次人才目标年薪制,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谋划做好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完善富春校区运行管理机制,创造条件推动滨江学院规范设置,强化资源共享,推进应用型试点高校及各类教改项目建设。
继续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制定实施“5151远志人才工程”年度工作方案,重点在国家级人才引进培养上取得突破,力争新增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3人。完善引才机制,拓展引才渠道,强化学院引才责任。加大博士学历人员招聘力度,专任教师博士比例达到45%。优化和推进远志名师、远志杰青、远志优青培养计划。完善中青年教师出国(境)研修访学制度,组织开展教师外语能力培训,力争专任教师出国(境)访学6个月及以上人数较上年增长30%以上。加强与其他中医院校合作,开展中医类师资交流培养。改革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强化教学、科研基本功训练。适度增加专职科研人员数量,实行专职科研人员分流淘汰、分类发展。鼓励教师各级各类学术兼职,扩大教师在业内的影响。
强化基建财务保障。加快启动和推进医学实训楼建设。扎实推进医学科研中心等基建修缮项目,确保7月底前完成滨文校区1、2、3号楼工程建设。做好资金规划,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力争社会捐资较上年增长20%;按照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原则编制校内预算,实行相对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强化预算执行监控,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预算执行率达到规定要求;教学经费占比和生均实习实训经费力争较上年增长20%,生均图书经费投入在省属高校中排前20%。加强审计监督及整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办法,推进无形资产开发利用。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提高校内资源利用率。加强资产经营公司建设,促进校办产业健康发展,争取净利润较上年增长10%以上。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拓展移动校园系统应用服务,改造多媒体教学实施。完成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V2.0版建设,推进与省科技厅大仪共享云平台及其他高校大仪平台对接,拓展大仪共享平台功能。实施后勤改革,探索成立后勤服务中心(公司),逐步推行教工餐厅、校内学生公寓等后勤服务自主经营管理,加强对托管服务项目的监管。根据上级政策实施公车改革。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定期编制基于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ESI学科的SCI论文和省一流学科国内论文发表情况分析报告。推进口述档案建设,优化档案利用与服务。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修订完善平安校园考核办法,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方案,强化各级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责任追究。重点做好全国学生运动会等重大安保工作,持续开展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安全法制和防艾禁毒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素养和防范能力。构建实验室安全动态等级评估体系,推进实验室安全分级管理。优化两校区安保工作模式,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扎实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5.以从严从实为遵循,着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按照“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举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政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全面贯彻思政会议精神。制定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完善“三育人”体系,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精心组织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和网上舆论引导,坚决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强化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策划,讲好浙中医故事,传递正能量、提升美誉度。
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按照上级部署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全面落实年”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述职评议等机制,强化党建责任落实。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干部,完成二级党组织换届。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组织发展、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大党建”工作格局和“党建+”多元化模式,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打造忠诚干净干事干部队伍。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完成中层领导干部换届聘任,制定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有效推进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健全干部评价、激励、问责和退出机制,开展中层领导班子及干部综合分析研判,着力打造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铁一般干部队伍。
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实效。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等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增强“四个意识”。开展中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新一届中层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加强纪律执行情况和落实上级及学校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督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校园新气象。
加强文化校园建设。将传承学校办学理念、精神、校训、校风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崇学的良好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举办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性学术会议。推进文化特色品牌创建,举办首届“微文化”节,组织各类庆祝纪念文化活动。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对中医药法的学习宣传。
做好统战群团离退休工作。加强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组织建设,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干部的培养力度。创新工会工作,引导和推动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全面落实从严治团方针,坚持思想建团、制度治团、纪律管团、作风强团,着力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各项待遇,提高离退休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信念、保持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一起干,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